Monday, November 30, 2009

藍海保育鯊魚(上篇) ‧1年獵鯊1億‧拒吃魚翅救鯊魚

1年殺害1億條鯊魚,這是消除威脅,還是另一場海洋生態浩劫即將來臨的預告?或許是經典恐怖電影《大白鯊》成功塑造的鯊魚形象太駭人,人們普遍上對鯊魚心存恐懼,認為它是海洋中的邪惡魚類,總愛悄悄逼近弄潮兒,企圖攻擊或殺害人類。

但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,在現實生活裡的鯊魚背負“兇殘暴戾”的罪名,卻早淪落成被人類爭相獵殺的苦主。常年持續的商業捕鯊行為,不僅為鯊群帶來近乎滅族的禍害,也嚴重影響了海洋的生態平衡。

本地海洋保育專家賽琳娜拉曼(Serena Rahman)受邀在吉隆坡國際會展中心水族館(Aquaria KLCC),為探索頻道一年一度的《鯊魚週》(Shark Week)活動,向現場媒體解說各種與鯊魚相關的事項,包括釐清長期以來大眾對鯊魚的誤解。

“魚翅,是人類屠殺鯊魚的最主要原因。”

賽琳娜解說,全世界的鯊魚種類有354種。根據目前的觀察,馬來西亞海域發現逾60種鯊魚的蹤跡。在本地,主要的捕鯊海域是砂拉越、沙巴、霹靂、雪蘭莪及納閩。捕捉方法包括拖網、漂網、鉤線三項。最常見的鯊魚種類有黑鰭礁鯊、黑點鯊、圓齒雙髻錘頭鯊、大型雙髻錘頭鯊和平雙髻鯊等。

大馬人愛魚趐

“捕捉鯊魚雖不是大馬漁業主要的活動,但由於鯊魚的經濟效應,加上漁業科技日益進步,被捕上岸的鯊魚數量也相當驚人。從1990年的4140噸演化到2003年的8695噸,這數字的上升確實讓人吃驚。”

賽琳娜表示,在大馬境內海域捕到的鯊魚,大部份由本地市場吸納,部份魚翅則出口到香港和新加坡。值得注意的是,大馬也是魚翅進口國之一。

“大馬出口魚翅到15個國家,但卻從25個國家進口魚翅來應付本地市場,進口量比出口量多一倍以上,可見我們的魚翅市場是何等的活躍。”

在亞洲,吃魚翅是財富的象徵。尤其在華人居多的地區,這些魚翅被視為珍稀食材,價格高昂,幾乎是逢隆重宴席必上的食品。

近年來亞洲的富庶人口不斷增加,對於魚翅的需求量也屢創新高。尤其在中國地區,奢侈品市場擴張了幾倍。魚翅交易自1985年的3011公噸到1997年增加兩倍達7048公噸。

“科學研究早已證實,魚翅並不含高營養成份,一杯牛奶的營養價值就遠遠超過一整碗魚翅羹,加上魚翅本身是沒有味道的,魚翅羹的美好滋味全來自雞湯和其他配料,因此大可以用粉絲或是人造魚翅取而代之。”

鯊魚種類繁多,魚翅也有等級之分,最好的魚翅1公斤可以賣到500美元(約馬幣1695令吉);最普通的大約1公斤要50美元(約馬幣170令吉)。

活割魚鰭
鯊魚痛苦而死

很多人吃過魚翅,卻不一定知道魚翅怎麼來。所謂的魚翅,就是鯊魚的背鰭、兩邊側鰭與尾鰭等4片鯊魚“翅膀”。而吃入口中的魚翅,往往都是經過一番殘忍的捕獵過程。

漁民在外海獵捕鯊魚,都是抓了鯊魚後就現場將魚鰭全部割下,接著將這些仍在掙扎的活鯊魚丟回海中。因為那四片魚翅,就能獲得比販賣一整隻鯊魚魚身更高的價值,因此對那些船艙冷凍庫有限的漁船來說,把漁船的空間拿來裝魚翅,比裝入整隻鯊魚來得更有經濟效益——裝一隻鯊魚魚身的空間,可以用來裝上10、20隻鯊魚的魚翅。

至於那些被割去魚鰭、受了重傷的可憐鯊魚,在深海中能生存下來的幾率近乎零。

它們大都因為喪失活動能力,不是被其他肉食性魚類活活掠食分屍,就是沉在海床上慢慢痛苦而死,非常殘忍。

歷史比恐龍久遠

早在4億2000萬年前,地球已有鯊魚的存在,比起恐龍的2億年歷史來得更久遠。不過這古生物再頑強,面對人類無情的獵殺也難逃步向滅亡的命運。

鯊魚與藍鯨遭遇同樣乖舛——過去100年內,因為商業捕魚業毫無管制地獵殺,其族群的數量已大幅度減少。

藍鯨自1986年已被國際法律明文禁止進行捕殺,鯊魚則沒有這麼幸運獲得國際赦免,繼續成為人們的碗中羹、盤中餐。

“現在,海洋裡已經很難看到大型鯊魚的蹤跡了,且部份種類也已瀕臨絕種,這是個全球性的大問題。如果獵殺鯊魚的行動仍舊持續,那在未來幾十年內,某些品種的鯊魚也極有可能遭到滅絕的危險。”

賽琳娜的憂慮已是一項不爭的事實。最新一項大規模保育研究的資料顯示,全球約三分之一棲息於開放水域的鯊魚品種正面臨滅絕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研究人員調查了開放水域的64個鯊魚品種,這也是歷來最全面的相關研究。研究報告稱巨雙髻鯊與雙髻鯊為“ 全球瀕危物種”,為頭等危急的鯊種;平雙髻鯊、大白鯊、姥鯊、遠洋白鰭鯊與兩種馬加鯊則被列入“全球易滅絕物種”的鯊種。

多數鯊魚生長緩慢,要達到性成熟需要很長時間。一些鯊魚生長到可育年齡需要14年,然後它們每年可以產下2至300隻幼鯊,具體數目取決於鯊魚的種類。年產300隻幼鯊已經是鯊魚家族繁殖的極限,和一次產卵30萬枚的石斑魚以及笛鯛相比,其繁殖速度是相當緩慢的。

俗稱豆腐鯊的鯨鯊(Whale Shark),是全球最大的鯊魚,體長可以到20公尺,體重可達34公噸,壽命可以達到60到100歲之間。這種鯊魚十分溫馴,而且生長緩慢,通常要到 30歲才能達到成熟,成熟之後,其巨大與優雅的外形非常吸引人。因其數量不多,目前已被許多國家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生物,在菲律賓、印尼與多個國家,鯨鯊是不被允許捕撈的魚類,在大馬卻是例外。

鯊魚數量下降
生態系統失衡

鯊魚處在海中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,在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平衡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鯊魚數量一旦下降,生態系統便會失衡。

鯊魚以吃魚為生,這能避免其他較小的魚類過度繁殖,使海洋的植物及微生物急遽減少。

一旦鯊魚絕跡,魚類暴增,環環相扣之下,最嚴重的後果是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崩潰,人類再也沒有魚類可吃。

以澳洲的塔斯馬尼亞(Tasmania)為例,當地的鯊魚遭過度捕撈,導致鯊魚主要獵物八爪魚失去天敵,數目激增,結果令更多龍蝦被八爪魚捕獵,龍蝦捕撈業因此大受影響。

另外,鯊魚不但獵食魚類,亦捕獵海洋哺乳動物。例如,南非海狗便是大白鯊的捕獵對象。鯊魚亦為食腐肉動物,它們會吃掉垂死及已死去的生物,減少病毒大肆傳播的機會。

賽琳娜表示,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對鯊魚保育貢獻力量,例如拒絕食用魚翅、不購買鯊魚副產品、向身邊親朋好友傳達相關訊息,這些就可以幫助更多的鯊魚免遭毒手。

鯊魚也會患癌

由於對鯊魚缺乏研究,坊間一般存在“鯊魚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動物”的看法,因此鯊魚軟骨中含有的魚翅也被當成抗癌食品,殊不知這是另一項錯誤的觀念。

早在2000年,科學家就發現鯊魚也會得癌症。美國學者發現,軟骨魚類所患的40種癌症中,有23種是來自於各種鯊魚,從前關於“鯊魚不生癌”的說法早已被推翻。

鯊魚不僅會長癌,而且有些癌細胞還直接長在軟骨和魚鰭中,因此學者對鯊魚的治癌功效感到懷疑,因它不僅會對腸胃產生副作用,也非常昂貴,加上近年來海洋的重金屬污染程度堪虞,食用在深海活動的鯊魚極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健康,尤其是孕婦,應該避免食用。

本地漁民獵殺鯊魚,主要取其鰭作為魚翅,另外鯊魚肉、顎骨、牙齒、軟骨、魚肝等,則分別作為食用、紀念品及藥物多項用途,但仍屬少數。
鯊魚知多點

◆所有的鯊魚都有一身的軟骨。鯊魚的骨架是由軟骨構成,而不是由骨頭構成。軟骨比骨頭更輕,更有彈性。

◆最小的鯊魚是侏儒額斑烏鯊,身長只有15公分。

◆最大的鯊魚是鯨鯊,身長可達15公尺。

◆多數鯊魚的體積並不大,而且對人類無害。半數的鯊魚最多只有1公尺長,80%的鯊魚比一個成人要小。

◆少數鯊魚是卵生,餘者有胎生或卵胎生。

◆鯊魚有7種不同的感官,包括聽覺、視覺、觸覺、嗅覺(可達數哩遠)、味覺、電磁感(接收微弱的電波)及側線與壺狀器官(用來感應弱小的振動)。

◆鯊魚可潛入2000公尺或更深的海底。

◆鯊魚擁有學習能力及複雜的社會行為,但人類尚未完全瞭解。它們的大腦與身體比例,介於鳥類與哺乳動物之間。

◆鯊魚甚麼都吃的說法只適用於少數鯊類,譬如掠食性的虎鯊,絕大部份的鯊魚都是靠甲殼類與軟體動物為生。

◆會攻擊人類的鯊魚其實佔極少數,全球354種鯊魚類別中,約80%不會對人類造成任何威脅,甚至不曾與人類有接觸機會。

◆鯊魚只有在錯把人類當獵物的時候才會進行攻擊,一般在咬了人類一口後,發現咬錯對象了,就會立刻離去。

◆鯊魚怕人,一般在人們還沒有看清楚鯊魚全貌時,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游走了。

Retrived from:光明日报-http://www.guangming.com.my/node/62445?tid=9

飞机上为什么不能用手机?

1996年7月11日,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一架由上海飞往广州的飞机在准备降落时,因几位乘客使用移动电话,差一点偏离航向而发生事故。据统计,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每年都发生20多起类似的飞行事故,因此世界上许多航空公司规定,飞机飞行时禁止使用移动电话。

为什么在飞机上打移动电话很危险呢?原来,飞机在高空中是沿着规定的航向飞行的,整个飞行过程都要受到地面航空管理人员的指挥。在高空中,飞行员一边驾驶飞机,一边用飞机上的通信导航设备与地面进行联络。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向导航的,它接收到地面导航站不断发射出的电磁波后,就能测出飞机的准确位置。如果发现飞机偏离了航向,自动驾驶仪就会立即自动“纠正”错误,使飞机正常飞行。

当移动电话工作时,它会辐射出电磁波,干扰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和操纵系统,使飞机自动操纵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息,进行错误的操作,引发险情,甚至使飞机坠毁。

除移动电话外,使用寻呼机、笔记本电脑、游戏机时也会辐射电磁波,因此这些设备也不能在飞机上使用。

Friday, November 27, 2009

警方在某地发现一具身首异处的男性尸体,此尸体光头,脸上长满大胡子,警官命令两个戴着大口罩的法医将其用白布包好,放在车上运回检验。

   跟尸体在一起的法医打了个盹,醒来时发现尸体不见了,开车的法医马上掉转车头,返原途寻找。
   来来回回找了好久,尸体没有找到。天黑了,路上没有一个人,他们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满头黑发穿着白袍的中年 人,于是他们上前问道,“喂,你有没有看到一具男性尸体,光头,长着一脸大胡子的。”法医小心地描述,怕吓着中年人。
   中年男人双手抱着头,没理他们,走了。

   法医还在寻找,突然坐在后面的法医对开车的法医说,“你说,刚才那个中年人是不是有点怪?象那具尸体?”
“别乱说,死者是光头,刚才那个中年人满头黑发。”另一个法医声音有点发抖。
“你想想,一个长大胡子的光头,把头倒转过来,在夜里看是不是象长了头发”
可开车的法医死活不信刚才遇到的那个中年人就是要找的尸体。

   坐在车后的法医叹了口气,把头从肩膀上拿下来,倒转装在肩膀上。
“你看,这不是就成了大胡子光头了吗?”
   大口罩里的嘴巴嗡声嗡气地说。

Thursday, November 26, 2009

满清十大酷刑是哪十大?

剥皮
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,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,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,像蝴蝶展翅一样的撕开来……最难的是胖子,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油,不好分开。
另外还有一种剥法,不知道可信度多少。方法是把人埋在土里,只露出一颗脑袋,在头顶用刀割个十字,把头皮拉开以后,向里面灌水银下去。由于水银比重很重,会把肌肉跟皮肤拉扯开来,埋在土里的人会痛得不停扭动,又无法挣脱,最后身体会从从定的那个口「光溜溜」的跳出来,只剩下一张皮留在土里……
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,挂在衙门口,以昭炯戒。最早的剥皮是死后才剥,后来发展成活剥。
腰斩
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,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,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,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,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。
明成祖杀方孝孺就是用腰斩,传说一刀下去之后,方孝孺还以肘撑地爬行,以手沾血连书「篡」字,一共写了十二个半才断气。
车裂
即五马分尸,很简单,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,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,把人撕成六块。记得商鞅就是受五马分尸之刑。
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气,更何况是用拉扯的。而受刑人身受的苦处更可想而知。真到撕开的时候,恐怕受刑人已经不会觉得痛苦了。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时候。
俱五刑
把砍头,刖,割手,挖眼,割耳和一,即「大卸八块」,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,才把人的头、手脚剁下来,再把躯干剁成三块。
汉高祖死后,吕后把他的宠妾如意夫人抓来,剁去手脚,割掉鼻子耳朵舌头,眼睛挖出,丢在猪圈里喂养,取名「人彘」.结果吕后自己的儿子看到,给活活吓死……
凌迟
最早是把人杀死之后再剁成肉酱,称为「醢」,受过此刑的记得有子路,还有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。
后来发展更加精细,目的还是要让犯人受最大的痛苦,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施刑,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以后才死。
据说发展到后来,每次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,从脚开始割,一共要割一千刀,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断气。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,执行人也要受刑。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谨,听说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……
而最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,因为崇桢皇帝中了反间计,误以为他通敌卖国,判他凌迟处死,行刑前以鱼网覆身(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),游街示众,被北京城无知的民众冲上前去,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……那种心理的痛恐怕远高于生理的痛。
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。
缢首
在国外,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罚。
中国人的绞刑是用弓弦缢杀...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,弓弦朝前,行刑人在後面开始旋转那张弓,弓越转越紧,受刑人的气就越来越少,最后终于断气……
岳飞父子就是这样死在风波亭,(因为他是功臣,不能斩首,要留全尸)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这样给吴三桂亲手缢杀……
烹煮
即「请君入瓮」那是唐朝时代,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,朝中有位酷吏叫来俊臣,崇尚严刑峻法,对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对待。方法是找个大瓮,把人塞进去,然后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热。温度越来越高,受刑人也越来越受不了,如果不肯招供的话,往往就被烧死在瓮里……后来武则天听说了这件事,就把来俊臣找来,问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么办?来俊臣很得意的把这个方法说了出来,武则天就淡淡的说了句:「则请君入瓮」,把来俊臣烧死……
宫刑
司马迁就是受了宫刑,才会写出史记,也才会在「报任少卿书」里写出「身直为闺阁之臣」这样的句子。中国人的阉割可讲究了。首先要拿绳子把小弟弟绑起来(包括子孙袋)让血液不流通,自然坏死,后拿利刃一刀子割掉(全部喔!不是只有小弟弟)。割掉了以后拿香灰一盖,止血,还得拿根鹅毛插在尿道里。等过了几天把鹅毛拿掉,如果尿得出来,阉割就算成功了。要是尿不出来,那个人就算废了,大概最后会死于尿毒症吧.所以如果是要阉来当宦官的话,最好趁年纪还小就阉掉,年纪大了危险性高很多。
此刑常被贵族冲抵死刑。相对的女性为幽闭。
刖刑
关于刖刑,大家的说法不太一样。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,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,以后者比较可信。总之,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。
战国时代,孙膑受师兄陷害,受的就是刖刑。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,受刑之后,才改为孙「膑」。
如果是把膝盖骨削掉,大腿小腿之间失去了保护,这个人可能连站都站不起来,所以稗官野史上说,孙膑受刑之后,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,必须要坐车(马车或人力车)。
插针
用针插手指甲缝。常用于女囚。
活埋
活埋是战争时常用的手段。因为省力,速度也快。
战争里的活埋,都是叫战俘自己挖坑,有时会先杀死俘虏再把他们推下去,但时间不够的时候(或是要省子弹时),就直接把他们推进去以后盖土。中国的酷刑中,活埋古已有之。不过没听过有什么名人受过这种刑罚。比较狠一点的,会把人直挺挺的埋在土里,只露出一个头,然后开始凌虐……
鸩毒
鸩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较人道的方式……
中国古代的毒药中,最有名的应该是「鸠」这种毒药,成语中的「饮鸠止渴」便是源自于此。
常用于赐死情况。
棍刑
即木桩刑.这里要说的棍刑,不是用棍子打人。这里说的棍刑,是拿根棍子直接从人的嘴或肛门里插进去,整根没入,穿破胃肠,让人死得苦不堪言。
正史上没有看过用这种刑罚的记载,不过金庸小说「侠客行」里有提到,还给这种酷刑起了个美名叫「开口笑」。
锯割
把人用铁锯活活锯死,其惨状似乎与凌迟、剥皮也在伯仲之间,难怪在地狱酷刑中,就专门有把人锯开的酷刑。然而,锯死活人不仅在传说的地狱中存在,在人间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。据《三国志.吴书.孙皓传》记载,三国时,吴帝孙皓的爱妾指使近侍到集市上抢夺百姓的财物,主管集市贸易的中郎将陈声原是孙皓的宠臣,他捕获抢劫者绳之以法。爱妾告诉孙皓,孙皓大怒,假借其他事端逮捕陈声,命里武士而烧红的大锯锯断陈声的头,把他的尸体投到四望台下。
断椎
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仇恨之极时,往往会想到要打断他的脊椎骨。打断脊椎骨确实是一种很解气的行为,因为人的脊梁骨若是断了,他也就一命呜呼了。在中国历史上,断椎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酷刑。据《商君书.赏刑篇》载,春秋时姬重耳打算明文规定刑律,使国内百姓人人守法,就和大夫们一同商议。姬重耳的著名朝臣颠颉很晚才到,有人认为颠颉有罪,应该给以处罚。于是,姬重耳批准,将颠颉断椎处死。晋国的士大夫们都非常害怕,他们说:颠颉跟随姬重耳流亡列国十九年,功劳很大,现在偶尔有小过尚且受到如此严厉的刑罚,何况我们哪?从此人人畏刑守法。
灌铅
在佛教关于阎罗的故事中,有阎罗黑白二相的说法,白相即为地狱之主,有百官所命,美女围侍;黑相即每天有两个时辰,要受铜汁灌肠之苦。与此相似,人间有灌锡或灌铅的酷刑。锡的熔点是摄氏二三二度,铅的熔点是摄氏三二七点四度,无论灌锡或灌铅都能把人烫死。而且溶化的锡或铅一入肚腹就会凝固成硬块,这种重金属的坠力也能致人死命。
汉代厂川王刘去的王后阳城昭信妒忌而暴虐。刘去宠爱另一位名叫荣爱的美姬,多次和她一块饮酒,昭信妒性大发,就向刘去说:“荣爱看人时,神色有些不正常,大概是和谁有私情”。刘去信以为真,他见荣爱正在给他绣衣领上的花纹,就一怒之下夺过衣服投进火中烧掉了。荣爱见刘去生气,非常害怕,投井寻死,刘去命令人把她捞出来,不幸没有死。刘去杖责荣爱,要她招认私情,荣爱受刑不过,胡乱说出和医生有奸情。刘去越发恼怒,就把荣爱绑在柱子上,用烧红的尖刀剜掉她的两只眼珠,再割下她的两条大腿上的肉,最后用溶化的铅灌入她的口中,这样一直把荣爱摧残至死。
梳洗
这里说的梳洗并不是女子的梳妆打扮,而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,它指的是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,直至肉尽骨露,最终咽气。梳洗之刑的真正发明者是朱元璋,据沈文的《圣君初政记》记载,实施梳洗之刑时,刽子手把犯人剥光衣服,裸体放在铁床上,用滚开的水往他的身上浇几遍,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。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般,直到把皮肉刷尽,露出白骨,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。梳洗之刑与凌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据《旧唐书.桓彦范传》记载,武三思曾派周利贞逮捕桓彦范,把他在竹槎上曳来曳去,肉被尽,露出白骨,然后又把他杖杀。